随着2025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的发布,中国品牌继续展示出强劲的竞争力,中国品牌整体竞争力延续强势,入榜规模保持高位。共有217个中国品牌(含港澳台)上榜,较上年少2个,但仍居各经济体之首。金融、汽车、零售、能源等行业表现突出,增长动能明显。当下,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日趋成熟、体系化,带动品牌价值稳步上行。中国品牌在亚洲及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扩大,竞争优势愈发清晰。展望未来,伴随品牌战略深化与创新驱动增强,中国品牌有望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2025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中,丰田继续蝉联榜单第一的位置。国家电网、三星、海尔、中国工商银行分列榜单第二至第五。榜单前10名中,中国入选6个品牌,占据绝对优势,日本入选3个品牌,韩国亦有1个品牌入选。

从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来看,今年的《亚洲品牌500强》榜单涵盖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牌。中国大陆继续展现出强大的品牌竞争力,以178个品牌稳居榜单首位,日本以129个品牌位列第二,韩国紧随其后,以45个品牌排名第三,印度凭借29个品牌位列第四,而新加坡则以23个品牌位列第五。从行业分布来看,入榜的500个品牌涉及40个行业,其中金融(71个)、信息技术(49个)、传媒(44个)、食品饮料(41个)、汽车(28个)表现抢眼,入榜品牌数位列前五,在品牌打造与市场拓展上展现出鲜明领先优势。
在今年的《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中,共有32个新上榜品牌。中国大陆新上榜品牌数量最多,有11个品牌入选。韩国紧随其后,有4个品牌上榜。印度则以3个品牌位列第三。其余新上榜品牌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日本、泰国、沙特阿拉伯、越南、阿联酋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这些新上榜品牌涵盖多个领域,行业分布较分散。表现突出的行业包括金融、能源、零售等。其中,金融行业贡献了最多的新上榜品牌,达到6个;其次是能源和零售行业,各有3个品牌入榜。此外,信息技术、食品饮料等行业也有新晋品牌表现亮眼。
从落榜品牌来看,多个行业和地区的品牌未能保住其席位,其中金融与食品饮料行业落榜品牌最多,各有5个品牌下榜。信息技术、石油化工各有3个品牌下榜。多元化、机械、建材和通信服务行业各有2个品牌落榜,反映了部分品牌在全球市场变化中的适应力不足。从地区来看,中国大陆的落榜品牌数量最多,有11个品牌未能继续上榜,韩国有5个品牌落榜,印度有4个品牌落榜,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也各有2个品牌落榜。落榜的品牌有的因为经营不善出现严重亏损下榜,也有的因为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直接跌落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