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品牌大会概况

亚洲品牌大会于9月24日在香港召开。主办方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会上发布了2025年(第二十届)《亚洲品牌500强》年度报告, 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级品牌入选。丰田、国家电网、三星名列前三,占据榜单前十名的还有海尔、中国工商银行、本田、中国人寿、索尼、腾讯和华为。中国、日本和韩国是入选品牌最多的三个国家。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营销学荣誉教授斯蒂芬·沃格(Prof. Steve WOOLGAR)、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荣誉教授约翰·戴腾(Prof. John DEIGHTO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营销战略学教授米格尔·维拉斯·博阿斯(Prof. J.Miguel BOAS)、香港大学经管学院营销学教授萨拉·金(Prof. Sara KIM)等出席发布会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亚洲品牌500强》(The Asia's 500 Most Influential Brands)的评判标准是品牌的亚洲影响力。世界品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牛津大学教授斯蒂芬·沃格(Prof. Steve WOOLGAR)分析,评价亚洲品牌影响力( Asian Brand Influence)的基本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亚洲领导力。其中,衡量品牌忠诚度以我信品牌(iTrust Rating)的评级数据为参考,衡量亚洲领导力特别是ESG评分时,以超级财经(Super Finance)的ESG数据库为参考。此次亚洲品牌500强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牌入选,中国(包含港澳台)入选的品牌共计217个,占整个亚洲品牌500强的43.40%,位居第一,其中中国大陆入榜品牌有178个;日本有129个品牌入选,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韩国,入选45个品牌。沃格教授认为,亚洲拥有48.6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0%。但在亚洲市场,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中国而不是印度,外国品牌投资中国比投资印度能获得更多的回报,因为中国拥有更为强大的基础设施、庞大的中产阶层以及完善的供应链系统。

近年来,全球消费趋势和行业发展格局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与去年相比,金融、汽车、零售等行业入选数量有所上升;信息技术、传媒、食品饮料等行业数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本年度《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共有来自金融、传媒、信息技术、食品饮料、电子电器等在内的40个行业的品牌入选。金融是入选品牌最多的行业,共有71个品牌入选。位居第二到第五的行业分别是信息技术(49个)、传媒(44个)、食品饮料(41个)、汽车(28个)。其中表现出色的中国品牌有国家电网、海尔、五粮液、中国南方电网、青岛啤酒、长虹、通威、波司登、飞鹤、中联重科、九牧、金龙、鄂尔多斯、双星轮胎、燕京、协鑫等。世界品牌实验室分析认为,与美国相比,亚洲各国的科技品牌较弱;与欧洲相比,亚洲各国的奢华品牌较弱。  查看详情>>

评估方法

21世纪,品牌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随着亚洲经济的稳步发展,亚洲涌现出不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但是相比欧美国家,亚洲自主品牌与世界级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

 

《亚洲品牌500强》的评估标准仍然是品牌影响力(Brand Influence)

 

品牌影响力是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
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估品牌影响力的基本指标包括:

 

与会嘉宾
峰会议题
2025年重磅榜单
品牌排行:1~100】【101~200】【201~300】【301~400】【401~500
亚洲品牌500分析报告:【分析摘要】 【评估方法】 【地域分析】 【行业分析】
谁曾来过

国外教授

国内教授

知名媒体人

历年回顾

主办单位

主办机构

世界经理人集团

世界经理人集团致力于发展和管理行业专家,并通过网络将他们连接在一起,为亚洲、欧洲、北美的客户服务,在研究(Research)、咨询(Consulting)、测评(Measurement)、培训(Training)和社群(Community)等方面具有领先地位。

世界品牌实验室

『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2003年成立于美国纽约,是世界领先的独立品牌评估及行销策略咨询机构,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Mundell教授担任主席,目前被公认为全球三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世界品牌实验室(WBL)致力于为各类商业公司、非赢利组织以及政府机构,提供品牌建设建议。

协办机构

《世界企业家》杂志

《世界企业家》杂志 (iceo.com)属于世界经理人集团旗下的关于商业模式和资本运营的财经类杂志,服务于成功企业家和高级经理人。《世界企业家》杂志与中国企业家阶层共同成长,倡导企业家精神,致力使企业家阶层成为中国社会最受尊重的主流人群。记录总结中国企业家领袖所代表的商业趋势,管理智慧。

《总裁评论》杂志

《总裁评论》杂志(CEOREVIEW)是一本传播全球工商案例的管理杂志,引进国外最新先进管理理念与实践,以专业化、国际化的视野,提炼出全球领先的管理方略,并和本土企业“对标”,帮助中国的企业领导者提升管理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联系我们
· 电话(TEL):86-010-65186482
· 传真(FAX):86-010-65188144
· 地        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公楼第一座1601室
· 邮        编: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