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亚洲品牌500强》 返回首页
品牌排行:1~116】【117~244】【245~372】【373~500
亚洲品牌500强分析报告:【分析摘要】 【评估方法】 【地域分析】 【行业分析】

此次入选2023年《亚洲品牌500强》的品牌共涉及42个行业,其中金融行业排名第一,共有69个品牌上榜,占比13.80%;排名第二的信息技术(含通信电子)行业有47个,占比9.40%;传媒行业有45个,占比9.00%;食品饮料行业有44个,名列第四,占比8.80%。排名第五到第十的行业分别为:多元化26个(5.20%);电子电器行业25个(5.00%);石油化工和汽车均为23个,各占4.60%;通信服务20个,占比4.00%;零售18个,占比3.60%。与去年相比,金融、多元化、通信服务、零售等行业入选数量有所上升,而信息技术、传媒、食品饮料、电子电器、石油化工等行业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入选数量最多的前10个行业共计340个品牌入榜,占总榜单的68%(见图表3)。

从行业来看,2023年榜单行业前三名分别是金融、信息技术和传媒,都是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品牌优势突出。《亚洲品牌500强》前10名中,电子电器行业有3个品牌入选,金融和汽车各有2个品牌入选。其他品牌则分散在能源、信息技术和石油化工行业。在榜单百强中,金融行业品牌数量最多,有13个品牌入选;汽车、多元化、信息技术行业并列第二,各有12个品牌入选;电子电器行业有11个品牌上榜,位列第五位。

1. 金融行业

金融仍是入选品牌最多的行业,共有69个品牌跻身其中,较去年增加了4个。中国工商银行荣获金融行业冠军,在总榜单中名列第3。中国人寿和中国银行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且两者均跻身总榜单前20。在金融行业的10大品牌中,中国平安、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也跻身其中,并在整个榜单中名列前50名。总体来看,在前100名的《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上,共有13个金融品牌成功入选,比去年新增1个品牌,凸显了金融品牌发展的稳定趋势。

就地域划分而言,入选的亚洲金融品牌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在金融行业10大品牌中,6个品牌来自中国,4个品牌来自日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日本第一生命保险以及理索纳银行在总榜单的排名都经历了不同幅度的上升。从金融行业前20品牌的地域分布来看,金融行业前20大品牌中,超过一半的席位被中国大陆的金融品牌占据,而日本品牌占了7个席位。另外,韩国有2个品牌入选金融20大品牌,这一分布情况与去年基本相同(见图表4)。

从金融行业整体来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各地通胀水平屡创新高,市场流动性不断减弱,全球金融再次陷入动荡不安。从金融市场整体来看,亚洲区域的金融市场出现了流动性收紧和波动增加的趋势,大多数亚洲经济体的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上升,亚洲货币兑美元普遍贬值。同时,股指、市值、市盈率等多项指标呈下降趋势,债券市场的规模扩张速度和收益率情况也受到影响。从金融行业的角度来看,亚洲金融行业整体运营稳健,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整体提升,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预计亚太地区2023年增速将达4.8%,高于2022年的4.2%。总体来看,2022年亚洲经济呈现增长乏力、波动性增大的态势,面临着新的经济金融合作挑战。但随着疫情的结束、人们出行商务活动回归常态,亚太经济的前景将更为光明,呈强劲复苏态势。

从银行业来看,2023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中,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分别位列于金融行业第一与第三,500强总榜单第三与第十七。整体而言,亚洲银行业在不确定性中经营面临挑战。从国家来看,日本银行业的低利率环境令银行业盈利承压,2022年日本银行业新增贷款平均利率仅为0.61%,存量贷款平均利率为0.78%,同比下降2个基点。但在此背景下,日本银行业也展现出了强劲韧性,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资本充足率维持高位,资产质量也保持在较好水平;韩国银行业在盈利能力方面经历了一些波动,但资产质量相对良好。此外,该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等指标保持较高水平,总体上具备强大的风险应对能力。作为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地区的金融表现格外瞩目,根据金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香港银行业盈利恢复增长,税前营运盈利按年增长19.3%。2022年净息差1.31%,按年扩大0.33个百分点,2023年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从保险业来看,2022年亚洲地区保险行业逐步复苏。根据安联集团旗下的Allianz Trade所发布的2022年全球保费报告中显示,亚洲财产险市场在2022年实现了近4030亿欧元的保费收入,增幅为8.4%,首次超越欧洲财产险市场(2022年保费收入3970亿欧元,增长4%)。未来十年亚洲将是全球寿险以及财产险业务的增长引擎,增长率将达到7.5%和8.1%。细分市场内部来看,亚洲各个保险市场的增长率与各个市场的成熟度成反比,成熟度越高的市场,其增长率就越低。在相对富裕的市场中,香港、日本和新加坡的增长率仅有1.4%、3.7%和3.9%。与之相对比,马来西亚的增幅略低于12%,印度尼西亚的增幅超过16%,而斯里兰卡和菲律宾的增长则高达24%。从保险规模来看,亚洲保险市场仍然被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主要巨头主导,两国合计占该地区财产险保费的近三分之二。除了这两个国家,去年该地区的增长率达到12.8%,远超过去十年6.9%的长期平均水平。

2. 食品饮料行业

2023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中,共有44个食品饮料品牌入选,比去年减少4个。其中中国(包括港澳台)有24个品牌入选,成为食品饮料行业入选数最多的国家。日本共有11个品牌入选,比去年减少1个,位列第二。在亚洲食品饮料10大品牌中,茅台总排名上升2位,以总榜单30名位列食品饮料行业第一;五粮液与去年相比上升2位,位列总榜单第31名;青岛啤酒(52名)排名第三,排名前进3位。中国大陆共有6个品牌入选行业前10名,日本有2个品牌入选,新加坡、菲律宾各有1个品牌入选(见图表5)。2023年,日本品牌龟甲万表现突出,在榜单中前进了16个名次,入围前十。而中国台湾品牌康师傅由于净利润下跌超三成,名次下跌32位。入选总榜单百强的食品饮料品牌仅有4个,分别是中国的茅台、五粮液、青岛啤酒和日本的明治,超过六成的上榜食品饮料品牌位于200名之后。

近几年来,随着个人消费的逐步复苏和经济形势的逐步改善,食品和饮料行业正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年。预计到2023年,该行业将继续不断探索产品、采购以及技术领域的新发展途径,不仅致力于高质量地推进业务增长,还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同时,为了迎合不断增长的消费者需求,该行业还将进一步发展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扩大业务范围,并增强在面对供应链不稳定以及气候变化等挑战时的适应能力。未来,食品和饮料行业的企业有必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

(1)针对健康问题的解密与管理

根据Innova市场洞察的数据,中国消费者目前迫切渴望了解更为可靠的产品健康与营养信息,而他们首要选择的信息来源是产品包装。现阶段,消费者对产品宣称的可信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项调查中,有75%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对产品上的健康宣称“部分/一点也不”信任。此外,关于提升对健康宣称/标签的信任方式,有55%的消费者希望能够看到公认的卫生组织(例如食药监)的认证,有54%期待政府能够加强监管,而有42%则渴望获取产品更详尽的信息。因此,品牌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需要更加清晰透明地与消费者沟通产品信息。以彩虹星球合作社为例,其针对“十零鸡蛋”的产品推出,经过301项安全检验,并在包装上附上了详细信息,以此回应消费者的需求。在这种“新常态”下,强调低/无/减少、0添加等与健康相关的宣称日益兴起,市场上那些宣称“减少/不添加消费者认为对身体不利成分”的食品和饮料新品也在明显增长。

此外,消费者开始更多地选择摄入膳食补充剂,以期获得更为专业的健康管理方案。调查数据显示,有31%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出于健康考虑,他们更倾向于摄入膳食补充剂。相较于一般的食品和饮料,这些补充剂能够提供更多的健康益处。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日常压力导致不规律的作息、频繁的外卖和宵夜、过度的烟酒摄入,以及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日益普遍,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肠胃健康。许多消费者感受到消化系统问题影响到了身体的最佳状态,因此他们希望通过膳食补充剂来改善肠道健康问题。以有机食品零售商Natural Grocers为例,数据显示,在2022年,消化系统舒适性和肠道健康是该公司一对一营养健康指导课程中被要求最多的主题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肠道问题并非是个例,能够促进肠道健康的益生元和益生菌食品,以及能够对抗肠易激综合征的食品,将成为未来健康食品市场的两大趋势。

这些发展趋势共同描绘出了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以及对健康信息的更高要求。品牌需要更加透明地与消费者沟通产品信息,并着重推出满足不同健康需求的产品,从而顺应市场的健康导向发展趋势。

(2)回归消费,独特创新吸引顾客

进入2023年,食品和饮料行业成为推动消费回暖的关键力量。根据Innova市场洞察的生活方式态度调查,就“一年后您和家人的经济状况会好转还是更糟?”的问题,有49%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预期经济会好转,43%的人则认为将会保持相同,仅有8%的人预测经济会更加困难。另外,还有60%的中国消费者预计未来12个月内会在食品和饮料上增加支出,无论是稍微增加还是大幅增加。数据显示,有53%的消费者会选择购买“限量版”产品,同时74%的人对“风味/口味新颖”抱有浓厚兴趣。

随着消费市场的复苏,独特创新的产品更能够吸引消费者。限量版和新颖口味成为促使消费者产生冲动购买的两大特征。举例来说,在2022年11月,合味道推出了“转生史莱姆”主题的限定版双耳杯盖海鲜风味杯面,这种限量版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网友的分享,甚至有人称赞“合味道了解次文化”。同样在2022年11月,伊利推出了梦之队限定装牛奶,吸引消费者通过收集限定款包装并参与互动来预测球赛结果。而在2023年1月,梦龙DOUBLE推出了白巧克力生椰百香果和巧克力太妃爆米花两种口味的雪糕,旨在通过多样的口味体验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感受。

这些趋势共同构建了一个画面,即独特创新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捕捉消费者的关注。限量版和独特的风味口感成为消费者冲动购买的两大动力。品牌应当紧跟市场趋势,推出满足消费者偏好的创新产品,以赢得消费者的持续青睐。

(3)世代潮流,以消费者为中心

当前,不同世代的消费者拥有各自的偏好,各个品牌也因此都在倡导“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品牌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Innova市场洞察指出,各年龄段的消费者一致认为,在食品和饮料的研发中,“对健康的贡献”应是首要考虑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对于Z世代而言,他们更看重“价格的可承受性”,这已经超越了“风味”的重要性,成为第二关键因素。而千禧一代和X世代则更加注重“对环境的影响”,这比“天然”的重要性更高。至于婴儿潮世代,他们更关注“天然”的特点,超过了“价格的可承受性”。

中国消费者中,有四分之三的人认为食品和饮料行业有责任采取行动来捍卫价值观和信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可持续发展变得越来越受重视。企业纷纷在生产环节建立零碳工厂,并采用环保能源。在2022年4月,太古可口可乐中国实现了首家100%绿电工厂的落地。他们与浙江大唐电力公司合作,购买了300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此外,品牌还通过科技支持可持续的餐饮体验,通过奖励计划来培养消费者的包装回收习惯。以肯德基为例,在2022年推出了“绿色先锋店”概念,将节能减排融入了餐厅细节设计,比如在屋顶铺设光伏发电板,使用速生竹材设计桌面以减少森林砍伐,甚至使用餐厅回收的咖啡渣制作人造皮革产品。另外,光明乳业也在积极推动牛奶纸盒的回收活动,通过回收奶盒并获得积分,来兑换小礼品,鼓励消费者参与绿色环保。品牌还设立了每月5日、15日、25日的“牛奶纸盒回收日”,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回收点,并在上海地区提供线上预约上门回收服务。

品牌的明确定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品牌可以根据不同世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来开发产品。例如,元气森林的子品牌纤茶针对年轻人推出了无糖植物茶,抓住了年轻人追求养生和美味的双重需求。品牌选择使用药食同源的材料,推出了全系列无糖、不甜、无咖啡因的产品特色。此外,82%的千禧一代表示他们乐意尝试熟悉品牌的新潮、创新形式。比如,乐乐茶在2022年11月推出了酷儿联名款橘橘酪和橘橘柠饮品,为80、90后的消费者带来了浓郁的怀旧情怀。

3. 传媒行业

今年共有45个传媒品牌入选2023年《亚洲品牌500强》,其中,位列行业前三的品牌分别是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日本的读卖新闻。从传媒产业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大陆共有24个品牌入选,位居亚洲第一;日本有10个品牌入选,位列第二;中国香港有5个品牌入选,位列第三。传媒行业大部分品牌排名较为靠后,前50名中仅有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两个品牌;前100名中,传媒行业也仅有5个品牌入选(见图表6、图表7)。

步入2023年,传媒市场正站在新与旧之间的交汇点。媒体融合已经走过了十年,基于内容构建和先进技术支持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正为跨媒体内容制作与传播提供强大动力。内容与用户,作为传媒市场的双重引擎,相互赋能,紧密结合,共同推动传媒传递和消费的无缝融合;内容和屏幕之间的关系也逐渐超越了单一的线性连接,向多样性和互动性的方向演化。在这一背景下,深度挖掘和完善全媒体测量价值成为未来赋能融合传播的核心。

(1)媒体融合,加强协同效应

媒体融合已经经历了技术创新、实践突破和系统发展,使内容、技术、渠道、终端、营销和用户等关键要素初步实现了协同。这一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而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则是媒体融合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将使内容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通过任何媒介传达给用户。对广播电视媒体而言,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意味着通过多屏跨端传播,重新构建用户互动的生态体系,从而更有效地连接广大用户。在此过程中,准确衡量用户在各屏幕上的多样视频消费行为至关重要,而CSM全媒体视听同源数据测量正是以统一标准打通多元传播渠道,实现全媒体、跨平台和多场景同源测量。据CSM数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在全媒体平台上累计触达了110亿人次,显示了融合传播的显著效果。为实现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目标,广播电视媒体正以用户为中心,推动互联网化,构建多平台渠道、多形态内容、多场景应用和多样态营销的视听产业生态。

在内容和技术方面,广播电视媒体以内容创新为发展基点,不断借助先进技术转向互联网思维。举例来说,通过卫星遥感、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和交互视频等技术手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展示了2022年的重大主题报道,如《解码十年》等,而虚拟主播如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时间小妮”、东方卫视的“申雅”和湖南卫视的“小漾”则参与了党的二十大报道。在渠道和终端方面,广播电视媒体逐步构建起覆盖多元传播渠道和多种平台终端的全媒体传播网络。主流媒体正积极拓展互联网主阵地,注重自有客户端建设,同时建构第三方平台账号群,实现全媒体矩阵的多端引流。

2022年的CSM省级台新闻融合传播指数数据显示,23家省级电视台的新闻融合传播年度指数实现了环比增长,凸显出全媒体矩阵的协同效应。在营销和产业方面,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将促使广播电视媒体与各行业建立联系,推动数字化营销的转型,实现流量变现和品牌服务。例如,SMG百视TV在“百享生活”业务线方面取得成功,芒果TV推动独立MCN品牌化运营,四川观察推出基于互联网品牌的全链路服务平台等。全媒体传播体系将以强大的连接力和多元的服务能力,助力广播电视媒体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包括广告营销、用户付费、内容版权和政务服务等,强化“自我造血”机制。

(2)大屏产业,重建视频消费生态

随着智能终端普及,电视大屏正在从休闲观影终端转变为家庭服务终端,电视观众逐渐成为电视用户。这转变背后,是大屏生态模式的创新。根据CSM电视大屏跨平台收视数据,2022年,与家庭电视终端相连的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和OTT(互联网电视)两大平台的互动收视份额超过21%,触达电视观众超过66%。这巨大的用户基数为IPTV和OTT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近年来,用户数量增势放缓,终端厂商的焦点已转向用户留存和活跃度提升。厂商逐渐认识到内容是吸引和留住用户的关键。他们加大了自购内容的力度,并尝试自制内容,提升终端的竞争力。举例来说,小米电视设立内容中心,创建大屏行业首个独立内容品牌;创维推出自制综艺《萌娃上班记》;中国移动咪咕推出自制女性读书节目《读她》;海信与抖音合作制作综艺节目《HI!足球少年》。OTT产业生态链在内容和目标用户之间的传播链进一步缩短,探索后向经营模式,拓展行业新增长点。

技术的创新为电视大屏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中国广电5G业务在冬奥会试商用,元宇宙概念得到实际应用,虚拟主播、虚拟偶像等成为新兴模式。大屏开始承载更多功能,如教育、消费等,通过与智能终端的互联互通,构建全新家庭大屏生态。随着竞争加剧,运营方注重场景化应用发展,提升节目质量,深耕内容制作,通过技术手段扩展大屏传播链,优化商业策略,从曝光型媒体向效果型媒体转变。同时,关注个性化用户体验,满足在教育、健康、养老等方面的需求,扩展电视大屏的服务价值。通过洞察潜在需求,不断创新,电视大屏产业将不断升级,推动产业价值不断提升。

(3)技术发展,实现行业智能发展

在2023年初,OpenAI旗下的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热潮。在传媒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深入渗透至内容生产、传播等多个领域。从2022年冬奥会新闻报道中的虚拟数字人应用,到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地方电视台采用虚拟主播、虚拟主持人等方式报道热点话题,人工智能推动了传媒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引领传播领域的变革。

人的数字化将智力、行为和生理特征等信息数字化,构建个人数字化“影像”,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人机交互和智能服务。虚拟数字人作为人的数字化的应用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和技术升级,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对于传媒市场,随着虚拟数字人越来越智能、便捷、多样,它将带来积极变革。尤其是非接触需求的增长和非接触经济的加速,虚拟数字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性化解决方案日益重要。

这其中,算法起着关键作用,可提升传播效率、准确性、精准度和创新性。算法可以优化内容推荐,通过分析用户兴趣、行为、位置等数据,精准预测用户需求,匹配更符合用户兴趣的内容,提高使用粘性。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算法能实现自然语言互动和信息传递,如在短视频领域中识别用户需求、优化推荐、生成标题、智能配音等。此外,算法还能深度分析媒体数据,了解用户使用习惯和偏好,从数据出发优化产品,实现数据驱动的产品优化。综上,人工智能技术正引领传媒产业融入数字化和智能化,算法在此过程中将扮演关键角色,为内容生产、传播和用户体验带来更多创新和效率提升。

4.电子电器行业

今年电子电器行业有25个品牌入选,比去年减少2个。日本依然是亚洲该行业的领导者,有14个品牌上榜,中国(包括港澳台)有8个品牌上榜。韩国有2个品牌上榜,而土耳其有1个品牌上榜,总体分布和去年一致。以其卓越技术和创新而闻名的日本,曾长期主导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然而,随着技术转移和全球市场创新的影响,日本电子公司的领先地位面临挑战,2023年的排名有所下滑。相较之下,中国电子品牌在亚太地区赢得广泛赞誉,不断扩展海内外市场份额。亚洲电子电器行业前10大品牌中,日本有5个品牌,占据了一半的席位;中国和韩国各有3个和2个品牌。值得注意的是,韩国虽只有2个品牌进入前十,但分别位列行业第二名和第四名。行业前三名的品牌分别是中国的海尔、韩国的三星以及日本的索尼(见图表8)。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增强,小家电行业正面临更高层次的需求。现代消费者追求时尚、健康和智能的家电产品,而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因此企业必须持续加强产品创新,寻求差异化竞争,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随着中国消费政策的不断升级,特别是地产政策的放松,家电行业,作为房地产后周期的受益者,有望迎来业绩的改善。同时,家装行业的复苏也将刺激一定程度的消费增长,居民的消费信心有望进一步恢复。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家电行业应实现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这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头部企业和科技公司已经开始积极行动,争相抢占智能家电市场。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动力。

在电子电器行业,海外并购成为常态,家电全球化进入崭新阶段。大量海外资产和品牌并购的浪潮已经涌现,中国家电龙头企业将更迅速地冲向全球一线品牌的行列,海外市场的业务潜力逐渐显现。与此同时,智能家电的需求呈现显著增长,满足了消费者对高效和优质消费体验的追求。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智能家电正在进一步渗透到家庭和职场,逐渐形成更完善的生态系统。因此,电子电器品牌正在加速推进新产品的研发,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家电产品多样性的追求。这种需求的变化促使家电企业不断创新,加快新产品的研发,以应对市场变革的挑战。总之,小家电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通过产品创新、全球化战略和智能化发展,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增长。

随着智能小家电市场的细分逐渐扩展,该领域有望引领整个家电行业实现突破性增长。当前兴起的“宅经济”犹如催化剂,不断推动智能小家电市场迎来创新和高速发展。根据艾媒咨询的报告《2022至2023年中国智能小家电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绝大多数消费者(98.1%)表示愿意购买智能小家电。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加强,智能小家电在提高效率和简化操作方面的优势更加契合了消费者的需求。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对智能化产品需求的增加,特别是他们消费能力的提升,智能小家电市场的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这为智能小家电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也将对整个家电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结合多方数据,展望未来居家健身领域的趋势是融合智能硬件与游戏化内容。中国的线上居家健身市场在疫情和国家政策推动下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的推出进一步加强了全民健身的势头。目前,线上健身市场主要以中小型器材为主,市场规模在1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增速超过10%。智能健身器材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智能健身镜等将硬件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软件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实时指导,使家庭健身变得更加专业化。结合游戏化内容,使健身更加有趣,从而增强持续性。例如,任天堂的健身环和VR游戏《Beat Saber》、《Supernatural》就是这一趋势的代表。

厨房小家电是必需品,近年来备受瞩目。饮食观念的变化带来了对清洁型厨电的需求增加,涵盖食材清洁和厨具清洁。在饮食文化影响下,厨房家电市场前景广阔,但选择变得更重要。市场趋势分为多功能集成、独居消费、高效便捷、颜值经济和智能全自动五类。多功能集成满足有限空间内的多样需求;独居人口增加,小容量、易操作的产品成为关注重点;高效便捷的便携厨电适应出行需求;颜值经济成为产品标配;智能全自动体现在远程操控、自动烹饪等,未来更可能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智能化、多功能化、个性化和便捷化是未来智能小家电和厨房小家电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将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5.汽车行业

在全球范围内,汽车制造业已经成为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需求,汽车制造业不仅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就业、创新和全球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疫情期间,全球汽车行业遭受重创,制约了生产和销售活动。封锁和供应链中断导致了生产停滞和供应短缺,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也直接影响了市场需求。不过,这也催生了对创新和可持续性的更强烈关注。许多汽车制造商加快了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数字化解决方案等领域的研发和推广,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这种逆境也催生了行业的转型与升级,促使汽车制造商和供应链伙伴寻求更加灵活和可持续的业务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2023年的《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中有23个汽车行业的品牌,日本和中国各有9个品牌同时上榜,并列第一的位置;韩国有3个汽车品牌进入了榜单,印度则有2个汽车品牌入选。凭借其强大的全球影响力,丰田依然稳坐总榜单和行业的第一位置。本田汽车的总排名略有下降,但仍居行业第二。入榜的中国汽车品牌中,中国上汽的表现保持稳定,继续位列行业第三。行业前10名中,有6个品牌来自日本;中国紧随其后,有3个品牌;韩国有1个品牌。与去年相比,铃木代替东风汽车挤进行业前十(见图表9)。

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整体保持平稳,但在宏观经济与疫情影响下行业整体面临一定压力。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总收入达到了92900亿元,同比增长6.8%;而成本方面达到了79833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7%;总体而言利润为5320亿元,同比增长了1%。尽管汽车行业整体表现不太强劲,但改善趋势明显。然而,与整个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7%的平均水平相比,汽车行业的表现仍稍显逊色。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了2702.1万辆,销量则达到了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3.4%和2.1%。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乘用车市场连续8年超过2000万辆。

除此之外,2022年中国汽车企业充分把握住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机遇,在海外市场取得新的突破,成为了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亮点。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311.1万辆,同比增长高达54.4%,有效地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增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数量达到了67.9万辆,同比增长了1.2倍。

2022年日本汽车市场的表现并不乐观。在芯片短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2022年日本汽车产销双双持续下滑,销量甚至跌至了过去45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日本汽车流通协会和日本轻型车和摩托车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日本新车销量达到4,201,321辆,同比下降了5.6%,这已经连续第四年下滑。分项统计显示,日本标准汽车销量为2,563,184辆,较2021年减少了8.3%;而日本微型车销量微跌0.9%,达到了1,638,137辆。综合来看,2022年日本的新车销量甚至不及2011年,跌至了自197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丰田汽车在日本的产量同比下降了7.7%,降至了265万辆,这已经是自1976年(248万辆)以来的第二低产量水平。

韩国作为亚洲市场另一个重要经济体,2022年汽车市场的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根据韩国汽车产业协会(KAMA)9日发布的2022年新增注册登记汽车情况分析报告,去年韩国汽车内需市场销量同比下降了2.9%,达到了168.4万辆,这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低值。具体分析来看,主要受到车用芯片短缺的影响,汽车出厂时间延迟,再加上高利率导致消费者信心减弱,综合作用下导致汽车销量下降。虽然去年下半年零部件供应略有改善,并且受到前一年度翘尾效应的影响,销售业绩有所恢复,但上半年的销售情况不佳,导致全年销量不及前一年。具体来看,韩系车销量同比减少了3.7%,达到了137万辆,创下了自2009年以来的新低。进口车销量同比增加了0.5%,达到了31.1万辆,市占率达到了18.5%,创下了新高。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汽车售价上涨,以及电动汽车等高附加值车辆销售比重增加,销售总额反而增长了5.7%,达到了73.61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64亿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63.7%,达到了16.4万辆。包括轻型混合动力汽车(MHEV)在内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4.3%,达到了27.4万辆。然而,柴油车销量却下降了19.8%,达到了33.3万辆,其在内需市场的份额从2018年的43.4%降至了去年的19.8%。

2022年印度汽车行业的表现格外亮眼。根据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印度的新车销量约为472.5万辆,较上一年增长了25.7%。这一成就让印度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首次超过了日本。印度2022年的新车销量中,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了23%,达到了约379.2万辆;而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了37.8%,达到了约93.3万辆。印度汽车行业专家们普遍预计,在2022年,国内市场还有望进一步扩大。在2018年,印度刚刚超越德国,成为了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而在2021年,由于芯片短缺问题的影响,印度的汽车销量仅增长到了接近400万辆,依然排名第四。然而,在2022年,芯片危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为印度汽车销量的复苏提供了支持。同时,消费者需求的释放也推动了销售增长,使得印度最终以超过9万辆的优势超越了日本。

总体来看,2022年随着芯片等零部件短缺、原材料成本的飙升以及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全球汽车行业再次经历了一个低迷的年度。展望未来,市场对全球汽车市场的复苏前景持有谨慎的态度。尽管过去两年被压抑的需求依然存在,但半导体供应不稳定的复苏模式、能源风险、以及物流堵塞等逆风因素都有可能限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