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亚洲品牌500强》 返回首页
品牌排行:1~116】【117~244】【245~372】【373~500
亚洲品牌500强分析报告:【分析摘要】 【评估方法】 【地域分析】 【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

此次入选2020年《亚洲品牌500强》的品牌共涉及43个行业,其中排名前十名行业分别为:金融行业有62个,占12.4%;传媒行业有49个,占9.8%;食品饮料行业有44个,占8.8%;电子电器行业有27个,占5.4%;汽车、信息技术行业各有24个,分别占4.8%;通信电子、石油化工行业各有23个,分别占4.6%;零售、多元化行业入选的品牌数均为21个,分别占4.2%。与去年相比,食品饮料、信息技术以及通信电子等行业入选数量有所上升,而传媒、航空服务等行业数量略有下滑。入选数最多的前10个行业中共计316个品牌入榜,占总榜单的63.2%,行业排名三甲与去年一致,由金融、传媒、食品饮料领衔(详见表3)。

从行业分布来看,与工业品牌相比,和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快消品牌整体排名占据优势。《亚洲品牌500强》前十名中,电子电器、汽车和金融行业各占据2席,能源、物联网生态、信息技术、通信电子各占1席。在整个榜单的百强名单中,汽车占据13席,位列第一;电子电器和金融均占据11席,并列第二。

1. 金融行业分析

2020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中,金融仍然是入选品牌数量最多的行业,共有62个品牌入选,与去年持平。中国品牌工商银行位居金融行业第一名,并在总榜单中位列500强的第5名。中国人寿和中国银行分列其后,且均进入了总榜单前20。亚洲品牌500强总榜单的前100名中有11家金融品牌入选,和去年持平,体现了金融品牌发展的稳定。

亚洲领先的金融品牌主要分布在中国和日本。在金融行业十大品牌中,有6个品牌来自中国,4个品牌来自日本,其中三菱日联金融、中国平安、里索纳金融以及瑞穗金融名次略有上升。在金融行业前20强品牌中,中国大陆品牌占据了一半的席位,相比于去年增加了一个;日本品牌占据了7个席位,韩国和澳大利亚分别有2个和1个品牌(详见表4)。

纵观整个亚洲金融品牌地域分布,中国(含括港澳台)23个和日本12个金融品牌在入榜的其他亚洲国家中优势依然显著,共占据2020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的35席,和去年持平,占比达到将近6成。韩国(9家)以及澳大利亚(6家)排在中国、日本之后,分列三、四名。

纵观整个亚洲金融品牌地域分布,中国(含括港澳台)23个和日本12个金融品牌在入榜的其他亚洲国家中优势依然显著,共占据2020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的35席,和去年持平,占比达到将近6成。韩国(9家)以及澳大利亚(6家)排在中国、日本之后,分列三、四名。

从金融行业来看,大范围的数字化势在必行,而新冠疫情的蔓延迫使金融行业的运营线上化转型加速。尤其是在中国,金融行业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发展减速、监管趋严和外资机构开放等因素,各大机构面临着急剧增加的竞争,整个行业急需在存量竞争中胜出,并向个性化和数字化转型。从数字化的营销、销售、运营服务这三个方面,亚洲的金融行业正在通过积极迅速的策略转变来最大程度地减小疫情对行业的冲击。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优秀的数字化营销能力使得银行的销售生产率提高20%,客户流失率下降25%,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银行的运营效率和业务表现,带来35%的年收入增长。面对资本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金融行业需要能够挖掘分析客户数据的数据化营销体系,提升转型节奏、提高协同合作,并打通线下线上渠道、高效分配资源以赋能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从银行业来看,2020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中,工商银行在银行业中排名第一,总榜单中排名第五。IMF在2020年4月发布了《全球经济展望》,由于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各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疫情防控封锁措施,导致各地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陷入停滞。可以说,在亚洲,2020年以来各国的金融和消费需求大部分来自于政府投资和消费。除此之外,亚洲各国的债务状况也令人担忧,无论是个人和家庭层面还是企业层面的资产负债表都出现了恶化,这也将成为金融行业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不过,随着亚洲各国如日本、新加坡的政府不断推出前所未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担保、贷款等政府支持逐渐缓解了企业所面临的流动性短缺。根据惠誉发布的2020年亚太地区新兴市场银行业评级展望维持稳定,随着各国央行下调利率以及货币政策和金融环境的放松,亚洲各国的金融银行业关键财务指标趋势恶化的概率较小,市场对于亚太地区新兴市场银行业的信心正在逐渐回升。

从保险业来看,亚洲保险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表现较好,但面临2020的危机,整个行业仍将面临不小的挑战。根据安联集团发布的《2020年全球保险业发展报告》,相比保险行业在2019年的亮眼表现,在2020年全球保费收入市场将会萎缩3.8%,寿险业务规模预计下降4.4%,财险业务规模预计下降2.9%,全球保费收入将因新冠疫情面临3600亿欧元的损失。数据显示,除日本外的亚洲国家在2020年全年的总保费收入将会下降0.7%,其中寿险规模将会下降1.8%,财险将持续小幅增长,幅度预计在1.9%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地区的保险行业将有机会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强势复苏。报告中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实现9.5%保费收入的年增长率。在后疫情时代,亚洲保险市场由于数字化驱动转型、各大保险品牌对于亚洲市场的重视将有机会面临高速增长。由于亚洲保险品牌在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将会大大推动保险市场的复苏,亚洲保险行业将有希望在未来十年内达到8.1%的年均增长率。

2.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

2020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中,共有44个食品饮料品牌入选,其中中国(包括港澳台)有23个品牌入选,成为食品饮料行业入选数最多的国家,相比去年增加了1个。日本有10个品牌入选,位列第二。在亚洲食品饮料10大品牌中,茅台仍然以总榜单36名位列食品饮料行业第一;五粮液紧随其后,位列总榜单37名;青岛啤酒(63名)排名第三。中国大陆共有8个品牌入选行业前10,日本、新加坡各有1个品牌入选(详见表5)。入选榜单前100强的食品饮料品牌仅有4家,分别是中国的茅台、五粮液、青岛啤酒和日本的明治,超过半数上榜的食品饮料品牌位于200名之后。

目前,全球近一半的中产阶级居住在亚洲,根据世界银行数据预测,该比例在2030年将上升到三分之二。与此同时,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显示,2030年亚洲的中产阶级人口将达到35亿。随着近几年亚洲市场消费者经济能力的提升以及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对健康、品质、体验的需求大大提高,食品饮料行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变。未来,亚洲食品饮料行业有几大趋势值得关注:

(1)植物基产品提供健康价值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和食品安全问题。植物基食品作为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获得了不小的热度,而植物基乳制品还将引入蔬菜、水果和燕麦,不再仅仅局限于坚果和种子这两种选项。其代表的绿色、环保、健康理念,加上植物基能够带来的增强免疫、抗氧化等功能,吸引了许多年轻的消费者。这类食品能够为他们提供除了口味之外的其他健康价值,不少品牌在宣传营销时都离不开健康、天然等关键词,这些产品加入富含天然抗氧化剂和“超级食材”的原料,主打不含人工添加剂,而它们也在亚洲市场逐渐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健康食品的理念也广受欢迎。

(2)有针对性的快速营销

消费者针对品牌做出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的影响,很容易迅速接受最新的产品趋势。针对市场洞察公司Technomic的预计,这一针对市场潮流趋势进行快速营销的方法将在2020年达到顶峰。和以往被动等待既定趋势、据此制定相应的营销措施不同,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将会主动推出高价稀有、具有品牌特色的产品,从而带动最新的潮流,进行有针对性的快速营销。针对越来越年轻化的消费群体,品牌也正在改变他们的营销方式,利用直播带货、互动游戏、短视频、虚拟现实等方式,带动年轻一代的消费热情。

(3)食品饮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年轻一代消费能力的逐渐提升,他们所坚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在亚洲,塑料污染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环境问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指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废弃物出口约有75%流向了亚洲,而全球海洋塑料污染最严重的5个国家也均在亚洲。在食品饮料行业中,2020年的一大趋势是包装的可持续化,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实践可降解、可回收、甚至是可食用的产品包装,这一趋势也将在未来持续增长。除此之外,食品饮料品牌对于生产和加工方式的品牌理念也正在成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健康、环保、可持续的理念也正在逐渐融合,在Kerry Digest市场研究团队针对食品饮料品牌的清洁标签的研究中,在亚太、中东和非洲,有55%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更有可能购买更健康的可持续商品。

3. 传媒行业分析

本次共有49个传媒品牌入选2020年《亚洲品牌500强》,其中,位列行业前三的品牌分别是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日本的读卖新闻。从传媒产业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大陆共有25个品牌入选,位居亚洲第一;日本有10个品牌入选,位列第二;中国香港有5个品牌入选,位列第三。传媒行业大部分品牌排名较为靠后,前50名中仅有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两家入围;前100名中,传媒行业也仅有6个品牌入选(详见表6、表7)。

在2020年,传媒行业将会继续转型和融合的趋势,科技对传媒行业的影响继续加速,“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也将为传媒行业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从2013年开始,传统纸媒行业的衰退趋势逐渐显现,报纸总印刷量和期刊总印刷量也呈现相同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到,由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市场对于传统纸媒需求的降低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不少此前专注于报刊报纸业务的传统传媒品牌从几年前开始积极探索,朝着新媒体、数据服务、电子游戏等领域转型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给出的数据,2018年,中国传媒产业规模达到2.10万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2019年,该数据达到了2.29万亿元,其中网络传媒占比达80%,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比上年增长9.2%。在2020年第一季度,各行业都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传媒行业的增长也因此放缓,各大品牌都需要从传媒产品的生产机制、营销策略、服务体验这些方面进行新技术的应用和行业模式的多元化。

在2020年,主流媒体将会继续拓宽品牌的宣传营销渠道,各大电视台会通过第三方平台和自有平台建设等种种方式,持续增加品牌的影响力,传媒品牌的传播矩阵也将继续扩大。截至2019年,电视台和报纸广播相比有着更全面的渠道传播矩阵,覆盖用户数量也更多,显示融合传播的营销方式可以触及更多人群。我国央媒的影响力要高于地方级传媒品牌,排名榜单第一第二名的分别是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体现了国家级媒体在媒体行业内的优势。

从传播力上来看,传媒品牌积极建设自有平台的大趋势愈加明显,品牌在第三方平台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但内容制作和输出能力仍然有待提升。2020年是短视频继续爆发的一年,媒体纷纷入驻第三方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传播力扩大初见成效,但主流传媒品牌在短视频板块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传媒行业仍需积极思考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推动下,如何扩大用户地域和人群的覆盖面,建设媒体品牌的传播营销格局,借助视频领域来实现粉丝互动的增长、优质内容的输出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4. 电子电器行业分析

日本的电子电器行业在近几年有所下滑,其原因在于部分电子电器公司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持续下滑。然而在亚洲电子电器行业10大品牌中,日本品牌依然入选最多,达到6席,韩国和中国大陆各占2席。榜单中电子电器行业的前三名分别是韩国的三星、日本的索尼以及松下,500强榜单排名都在前20名之内。电子电器行业共计27个品牌入选,其中日本有17个品牌上榜,远超其他国家总和。中国(含港澳台)有7个品牌上榜,韩国和土耳其分别有2个和1个品牌上榜(详见表8)。

2020年上榜的家电品牌相较于去年大部分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这是由于近年来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导致市场上对于家电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其中,小家电和智能化家电越来越受欢迎,这两个板块都经历了显著的增长。根据Statista的研究显示,在2019年,全球主要家电的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031亿美元,相比2018年增长3.4%,而2020年全球家电的消费规模有望突破5880亿美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25年,智能家电在未来五年内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16.5%。

在我国,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响,第一季度中国家电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销售规模相比去年同期骤降35.8%。但随着家电行业整体的产业升级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大电子电器品牌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强大的功能、更优秀的使用感受和更新颖的娱乐体验。从智能家电领域来看,电子电器行业的品牌都在加速智能化布局,行业龙头企业正在朝着电器产品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升级换代。在5G商用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电子电器行业稳中向好,高端品牌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将会持续扩大。

未来,电子电器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将会出现一系列最新的消费趋势,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需要及时更新品牌策略,积极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是“小家电+直播”这一组合的流行,见证了电商直播的巨大商业空间。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购买便利性高、个性较强、外观美观的小家电,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消费者使用家电的频率显著提升,对居家体验和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这就导致了小家电板块能够突破整体电子电器行业的冲击,逆势突围,实现销售的增长。

其二是对于健康家电的热捧,由于消费者购买认知的提升以及消费能力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除基本功能之外具有健康和时尚属性的电子商品。目前,电子电器品牌都在围绕健康属性进行研发创新,市场上较受欢迎的产品包括除菌空调、新风系统、护眼电视、厨房消毒洗碗机等等。根据苏宁易购2020年3月1日至15日的数据,苏宁健康家电销量环比增长218%,其中,中高端带有健康标签的家电实现了110%的增长。

第三个行业趋势是得益于硬件软件提升而实现的家电智能化。通过app远程控制、人脸识别、手势感应、语音控制等最新技术,电子电器行业的品牌能够对现有产品线进行升级换代,更好的提升消费者与电器之间的互动程度,有助于借助5G技术来缩短人际之间的交互时间。

从整个行业来看,除了关注智能化、健康化、个性化的消费趋势,认识到科技能够为行业带来的助力,开拓新的市场格局,还应当精准深耕现有的存量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利用品牌为用户带来更高的品质升级。

5. 汽车行业分析

汽车行业总体上来说对于生产管理的要求高,产业链长,能够带动一个区域内其他周边产业的发展,因此汽车行业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汽车行业标准化程度高,各国的汽车行业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先进机械行业的水准缩影。然而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汽车行业遭受重创。正是由于汽车行业的产业链长、全球化分工程度高的特点,全球各大汽车品牌不得不关闭工厂、停工停产。不少车企都开始发行债券、缩减成本、裁员自救,加上政府的行业刺激政策,汽车行业有望迎来转型,在2020年内开始复苏。

在今年公布的《亚洲品牌500强》榜单中,日本有10个品牌入选,和去年数量相同,继续稳坐亚洲汽车强国的头把交椅。在亚洲市场,品牌价值最高的依旧是丰田汽车。不过,由于疫情的冲击,整个汽车行业都面临着销售业绩的下降。本次中国大陆共有9个品牌入选500强,包括上汽、中国一汽、北汽集团、东风汽车等。在前10排名中,日本品牌依然入选最多,达到5席;中国大陆有3个品牌入选,韩国和印度各有1个品牌入选(详见表9)。

在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连续两年经历销量的下滑,而疫情的冲击使得本就不理想的行业表现雪上加霜。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供应端和需求端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将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20年1月和2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04.8万辆和223.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跌46%和42%;其中,2月的产销跌幅甚至达到79.8%和79.1%,这是史上最大幅度的下跌。从供给端的角度来看,2020年初期由于企业停工,生产放缓,导致市场供给不足,但近期国内市场开始复工,因此汽车行业的供给正在逐渐恢复。但从需求端的角度来看,疫情的影响加上近年来的经济下行,导致消费者普遍收入减少,这将会大大降低消费信心以及抑制市场的购买需求。好在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保障行业发展的经济措施,制定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这为我国汽车行业走出低谷提供了政策保障,2020年下半年的汽车行业有望逐步回暖,未来能够平稳发展。

在日本市场,汽车行业的整体情况也不甚乐观。以此次上榜的汽车品牌第一名丰田来说,2020年,品牌遭受了业绩的暴跌,第一季度销售额下降3500亿日元,利润则缩水27.5%,下跌至3840亿日元。丰田关闭了全球50多家工厂,其中大部分还未恢复产能。对于丰田品牌来说,北美和日本两大地区是品牌重要的利润来源,但经历此次疫情,丰田在北美部分地区将会停工至年底,而品牌在美国和日本地区的销量也面临着急剧的下滑。据品牌预计,2020年丰田的净利润相比去年将会下降80%,而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地区的销量将会显著拉动品牌业绩的提升。

而从韩国的汽车市场来看,各大品牌也在努力自救,借助政府支援,力求摆脱新冠疫情为行业带来的阴影。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此次疫情中,汽车行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全国范围内约有30%的生产活动陷入停滞。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2020年4月国内汽车产量下降22%,5月出口额腰斩54.1%,汽车零部件出口降幅甚至达到了66.7%。不过,从今年夏季开始,韩国境内的生产活动逐渐开始恢复,5月的本土汽车销量已经有所回升,同比增加9.3%。韩国品牌针对这一困境,积极拓展海内外的全新销售渠道,通过将新车发布会转移至线上、搭建海外销售平台等方式,改进销售渠道,根据疫情灵活调整品牌策略。此外,韩国车企的高管也主动返还每月两成的薪水,为企业减轻负担,与行业共患难,体现了韩国汽车品牌的高度责任感和灵活的品牌策略。

而另一个上榜国家印度的汽车市场则不容乐观。2020年5月,印度汽车工业协会披露了最新数据,今年4月印度境内没有汽车生产,同时汽车市场的零售量也为0。而去年同期,印度汽车行业的零售量达到25万辆,这也是印度有记录的唯一一次当月汽车销量为零的情况。由于印度的汽车市场对海外市场提供的零部件高度依赖,全球化分布程度很高,这导致境内汽车生产难以快速恢复。印度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指出,印度汽车行业日均损失3.06亿美元,这将会对印度境内汽车市场的消费者信心和生产制造能力造成极大的打击。

总体来看,2020年对于全球汽车行业来说是艰难发展的一年。在未来几年中,汽车行业应当做好准备迎接持续性的市场萧条,同时抓住机遇,积极转型,在更加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