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找到与消费者新的沟通方式与情感链接?如何重构数字供应链,让效率与体验并肩而行?如果通过动态营销找到创新突破口,实现品牌共创的核心价值?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当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6月18日,一场思想的盛宴——“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大会由世界经理人集团和世界品牌实验室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哈佛、耶鲁、剑桥、麻省理工等顶尖学府的管理大师。600位业界领袖和企业高管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革命背景下的全球品牌战略与数字供应链管理”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这次大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交流,更是一次智慧的碰撞,为企业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中实现品牌价值的飞跃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嘉宾主持:
王婧 博士
台湾辅仁大学管理织品服装学院 讲座教授
外方嘉宾:
莱维·多尔(Ravi Dhar)博士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 管理营销学教授
玛丽亚·萨恩斯(Maria Saenz)博士
麻省理工学院 数字供应链转型实验室主任
伊利·欧菲克(Elie Ofek )博士
哈佛大学商学院 营销系联合主任
斯蒂芬·埃文斯(Steve Evans)博士
剑桥大学制造业研究院 工业可持续研究中心主任
中方嘉宾:
王晨华 先生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董占波 先生
北新建材 总工程师
王娟 女士
海尔卡奥斯物联科技 品牌官
▍王婧(主持人)
在问答环节,我们有幸邀请到三位中国品牌的代表,共同探讨品牌建设。经过多年积累,我们的品牌论坛已形成一个小型案例库。先请三位代表简要介绍过去一年在品牌建设中的创新举措和新问题,并向教授提出自己带来的议题。
▍王晨华(波司登)
主持人、各位同仁,大家好!波司登集团创立于1976年,专注羽绒服领域,已成为全球知名羽绒服装企业。波司登连续30年占据中国市场销量第一,全球销售额和销售量也位居行业首位。作为行业链主企业,波司登致力于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转型,重构全球产业竞争优势,推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我的问题涉及到人工智能(AI)与品牌创新的边界。在全球化品牌战略下,如何在AI驱动效率提升与保持品牌文化内涵以及创新活力之间建立动态平衡?
王晨华 先生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玛丽亚·萨恩斯:年轻人追求个性化,这不仅是他们的需求,也是市场趋势的关键所在。青少年尤其明显,他们的审美与传统不同,且深受社交媒体影响。这种趋势对产业链和价值链产生深远影响。要快速响应并满足年轻一代的需求,AI可以发挥重要作用。AI能够捕捉潮流趋势,帮助制造商引领并紧跟潮流,并在设计、生产、分销等环节提高效率,从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王婧:AI在克制化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服饰品牌而言,克制化是实现差异化的核心要素。通过AI算法将克制化融入设计,可以为服饰注入灵魂,这正是萨恩斯博士想要表达的观点。
斯蒂芬·埃文斯:当消费者穿上品牌的羽绒服或运动服时,品牌可以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例如,在柏林马拉松中,借助AI对运动服进行特殊设计,不仅提升了产品的价值,还让消费者的故事与产品结合,赋予衣服独特的灵魂。
斯蒂芬·埃文斯 博士
剑桥大学制造业研究院 工业可持续研究中心主任
▍王晨华(波司登)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品牌竞争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数字供应链具有类似生物的适应能力,以管理地缘政治干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组以及市场波动。基于教授的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帮助品牌构建一个既灵活又抗冲击的全球供应链网络?请为我们提供一些宝贵建议。
伊利·欧菲克:AI应作为补充而非替代人类设计和研发团队的工具,实现人机协作。一方面,设计师和研发人员可将自己的创意输入AI模型,让AI评估这些创意在市场上的成功可能性,避免因过度依赖AI而失去研发人员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可利用AI生成基本概念或设计,再由人类在此基础上确定最终设计,形成AI与人类的协作模式。
此外,AI还可用于市场调研和模拟,通过合成性市场调研结果预测概念在市场上的反应,为决策提供参考。这种人机协作模式既保留了人类的创造力,又充分发挥了AI的辅助作用。
莱维·多尔:人与AI并非二选一,而是人加AI的协作模式。目前,我们尚未明确人类和AI各自最擅长的领域,因为AI的能力每年都在变化。在实际应用中,AI可以显著缩短设计周期,从10个月缩短到2个月,但在写作等任务上可能仍需较长时间。AI生成观点和假设的能力很强,但人类如何利用这些输出仍需探索。在中国,许多总裁关注价值创造和效率提升,但可持续性是一个复杂问题。例如,世界500强企业通常设有ESG部门,但总裁们仍在思考ESG是否真的能带来经济收益。特斯拉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它以高性能和酷炫外形著称,却从未强调可持续性,但消费者仍然买单。这引发了关于可持续性是否应纳入企业价值主张的思考。
王婧:在探讨AI、情感以及品牌叙事和核心竞争力时,我们几位教授提出的问题多于答案。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王婧 博士
台湾辅仁大学管理织品服装学院 讲座教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独特的人性,以及AI能带来哪些人类无法替代的优势。这是每个品牌在制定战略时必须理清的关键点。
其次,AI与人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以创造价值的方式实现这种互补。
正如欧菲克教授所说,现在是慢下来仔细思考品牌核心价值的关键时刻。
▍董占波(北新建材)
北新建材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世界500强绿色建筑新材料产业平台。在人工智能变革的大潮下,现代科技始终是北新建材品牌价值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未来,公司将持续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管理深度融合,为品牌价值提升提供新动能,并为国家发展提供绿色、环保、新型建筑材料。想请问教授能否提供一些案例,解释一下,这些新技术是如何推动产品创新开发以及品牌影响力提升的?特别是B2B建材品牌。
董占波 先生
北新建材 总工程师
玛丽亚·萨恩斯:供应链管理离不开采购,尤其是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这些供应商众多且做法各异,管理复杂但产生大量数据。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画像,分析供应商的财务可持续性、供应可靠性及潜在风险。同时,企业还需考虑供应商的竞争对手以及自身的竞争环境。
玛丽亚·萨恩斯 博士
麻省理工学院 数字供应链转型实验室主任
初创公司可以通过整合现有信息,利用人工智能评估供应商表现,识别风险较高的供应商,并寻找潜在的新供应商。数据整合和综合分析至关重要,因为许多企业面临非标准化、非结构化的数据问题,这可能导致对供应商真实状况的误判。以西门子为例,其能源事业部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分析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伊利·欧菲克:在B2B行业中,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以下4P原则创造价值:
1.生产力(Productivity):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提高运营、制造和生产的效率,降低成本。例如,汽车制造商通过AI审核合同,提高效率并节省时间;建筑行业利用AI进行更快速、更准确的建材采购和供应计算。
2.预测性(Prediction):AI通过分析高质量数据,帮助企业预测市场需求和设备故障。例如,建材企业可以利用AI预测不同市场的建材需求;卡特彼勒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预测机械故障并安排维修。
3.个性化(Personalization):AI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宜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帮助消费者设计和选择家具,提升客户体验。
4.建议(Proposal):AI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质量改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建议。例如,建材企业可以利用AI评估是否引入新的产品线或进入新市场,优化决策过程。
伊利·欧菲克 博士
哈佛大学商学院 营销系联合主任
这4P原则不仅适用于B2B行业,也适用于其他领域,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王婧:从北新建材的角度来看,西门子和卡特彼勒是其上下游产业的重要合作伙伴。AI在数据整合方面的作用,正如萨恩斯博士所提到的,是一个关键问题。同时,从欧菲克老师提出的四大战略角度来看,这些内容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
▍董占波(北新建材)
感谢教授提出的4P原则,我受益良多。我的第二个问题是,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请问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品牌价值体系中,实现品牌价值的长期增长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莱维·多尔:很多企业参加达沃斯论坛并宣布2050年碳中和目标,虽然看似高调,但实际对公司的运营和消费者的影响有限。许多欧美企业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想着重强调几点,抛砖引玉:
可持续性与消费者心理存在矛盾。消费者往往认为可持续性产品意味着质量不高,这种认知是心理上的偏见,企业需要理解并应对。
价值创造与消费者关注之间存在错位。许多企业通过回收利用等方式践行可持续性,但消费者对此并不关注,这让企业感到困惑。虽然当前消费者可能对可持续性包装等不感兴趣,但未来5到15年,他们的观念可能会改变。企业需要从客户角度出发,理解其核心价值需求。
总之,可持续性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消费者心理和市场策略问题。企业需要在满足消费者核心需求的同时,逐步引导其接受可持续性产品。
斯蒂芬·埃文斯:从宏观角度看,可持续性的最大挑战在于平衡各方利益。虽然可持续性理念值得推崇,但不能强迫所有人接受。具体到市场现实,企业在销售产品时需关注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如健康。市场调研显示,中国9%的汽车消费者购买环保汽车并非出于环保意识,而是其他原因,这表明市场对可持续产品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
王婧:企业品牌代表提出的问题复杂且大。两位教授从各自研究专长出发,对问题进行了点评。可持续性这一概念过于宏大,不应仅归结为总裁或消费者层面的问题。作为口号,可持续性需要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这需要回归消费动机,并借助政府法规、企业风险管理等手段推动。
▍王娟(卡奥斯)
卡奥斯是基于海尔集团40年制造经验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业务是为不同行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针对头部企业,卡奥斯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座能力及定制化服务,与客户共建平台;针对中小企业,提供规模化、标准化、模块化的解决方案,便于灵活部署。我的问题是从你们的视角,B端品牌如何使用 AI 技术以拥抱社交媒体?有哪些新的洞察和创新和我们分享?
王娟 女士
海尔卡奥斯物联科技 品牌官
伊利·欧菲克:To B的企业利用AI提升社交媒体策略有三种模式:首先,明确社交媒体目标,是成为领域专家,还是为客户提供效率提升的方法?AI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其次,社交媒体的挑战在于持续发布内容。AI可以润色内容,生成与品牌相关的信息,适应不同媒体风格。此外,AI还可以监测社交媒体上的动态,包括客户和竞争对手的帖子,帮助企业快速做出反应,提升敏捷性。最后,企业可以利用AI创建一个社交媒体上的“网红分身”,如模拟总裁或CEO的形象。通过视频技术和数据训练,使分身发布内容更具真实性,利用AI进行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莱维·多尔:B2B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运用值得探讨。尽管B2B营销看似理性,但情感因素在决策中不可或缺。例如,高管在购买AI产品时,常基于对未来3到5年的需求考量,而非仅关注当下,这种决策类似于婚姻,无法完全理性预测。因此,B2B决策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心理因素影响。
莱维·多尔 博士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 管理营销学教授
此外,尽管IBM在专利方面领先,但常被认为缺乏创造力,而谷歌或亚马逊的高管则被视为更具创新性。这表明情感因素在企业高管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交媒体可以作为工具,帮助企业高管更好地理解产品和服务的未来价值,从而推动决策过程。
▍王婧(主持人)
社交媒体的核心是情感,但B2B品牌在消费者刻板印象中似乎与情感不搭。因此,企业在社交媒体上需要明确目标,思考如何塑造情感流向,这对品牌是重要考验。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和教授,每一年我们都意犹未尽,期待我们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