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行业品牌价值前10名
作者:编辑部
2025-06-23
摘要:6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发布了2025年(第22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及分析报告。

6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发布了2025年(第22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及分析报告。

在这份基于财务数据、品牌强度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年度报告中,共有来自食品饮料、建材、传媒、纺织服装、医药、机械等24个相关行业的品牌入选。

从上榜品牌行业分布排名来看,其中食品饮料业依然是入选品牌最多的行业,共有77个品牌入选,占总入选品牌数的15.40%;入选数量位居第二到第五的行业分别是轻工(41个)、建材(36个)、通信电子IT(35个)、传媒(32个)。



从榜单整体来看,各行业入榜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医药、化工、家电、零售、纺织服装、旅游服务、交通运输、航空等8个行业入榜品牌均有增加;而能源、通信电子IT、建筑、食品饮料、农业、地产等7个行业入榜品牌数量出现下降;机械、多元化、汽车、餐饮、金融、冶金、轻工业、传媒、建材、物流等9个行业的入榜品牌数量与去年持平。



2025年,食品饮料共计77个品牌入选,为榜单中入选品牌数量最多的行业,占总入选品牌数的15.40%,比去年减少3个。品牌价值合计为53141.55亿元,占总价值的12.64%,平均价值为690.15亿元。其中,品牌价值在500亿元以上的有31个。茅台、五粮液、青岛啤酒位居行业前三位。



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经济环境依旧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通货膨胀和供应链波动持续影响消费市场。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正在重塑各行各业,推动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的行为和偏好进一步发生变化,理性消费、健康导向和可持续理念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同时,作为日常生活中最贴近消费者的产业之一,食品饮料行业正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一方面,消费降级与健康焦虑交织叠加,加剧了品牌在产品策略和市场定位上的压力;另一方面,绿色生产、功能性食品和本土化创新不断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饮料行业在2024年继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吸引了各大品牌加码投入、激烈竞争。



2025年金融行业共有29个品牌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占总榜单的5.80%,与去年相比,数量不变;品牌价值合计为48185.35亿元,占总价值的11.47%,平均价值为1661.56亿元。其中共有12个金融品牌进入百强,1个金融品牌进入前10名,品牌价值在500亿元以上的金融品牌有21个,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银行位居行业前三名。作为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仍为金融行业发展聚焦点。作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15家金融品牌遥遥领先;上海有4个品牌入榜,位列第二;广东有3个品牌入榜,名列第三。



2024年,中国金融业整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银行和保险资产规模实现双增长。同时,金融服务正在持续精准对接国家经济发展重心,在稳定增长、调结构、保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展望未来,金融机构需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与管控能力,夯实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潜在的不确定挑战。



2025年共有32家传媒品牌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占总榜单的6.40%,与去年持平;品牌价值合计为26457.28亿元,占总价值的6.30%,平均价值为826.79亿元。CCTV、人民日报、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位居传媒行业前三位。从入选的传媒行业品牌地区分布来看,作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以10家传媒品牌遥遥领先;报刊业极其发达的广东省有6家入选;经济大省江苏有4家入选。



作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的重要载体,传媒行业正日益肩负起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使命。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壮大,人工智能、5G、AIGC等前沿技术不断突破,媒体传播格局加速演变。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流量冲击与生态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从选择题转变为必答题。一方面,传统媒体亟需打破渠道单一、内容老化的困境,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实现从内容供给向用户需求导向的转变;另一方面,需坚持媒体深度报道与权威解读的优势,坚守主流舆论阵地,强化与新媒体的差异化竞争与协同发展。



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汽车品牌共有29个入榜,占总榜单品牌数的5.80%。入选数量与2024年持平。品牌价值合计为31752.98亿元人民币,占总价值的7.56%,平均价值为1094.93亿元。中国一汽,上汽、东风三家车企位居汽车行业前三。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延续了稳步增长态势,产销量再创新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则继续成为行业增长的最大亮点。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大类产品均实现较快增长,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完善不断推动市场规模扩张。与此同时,得益于全球市场需求增长与中国品牌竞争力的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地位,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建材品牌共有36个入榜,占总榜单品牌数的7.20%,和去年持平。品牌价值合计为20144.83亿元人民币,占总价值的4.80%,平均价值为559.58亿元。其中,品牌价值在500亿以上的品牌有15个。中国建材、金隅、北新建材位居建材行业前三。



2024年,中国建材行业整体运行承压,呈现出“弱需求、低价格、宽供给”的特征。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基础设施投资放缓等因素影响,行业需求疲软,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在多重压力叠加下,建材行业的经营环境愈发严峻,供需失衡与利润压缩成为企业普遍面临的挑战。虽然基础设施与制造业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行业基本盘,但对冲房地产下行带来的缺口仍显不足。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中枢下移、去产能压力释放,已成为建材行业当前阶段的核心特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