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品牌实验室创始人丁海森:中国品牌将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全面升级
作者:编辑部
2025-06-19
摘要:6月18日,第22届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了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

6月18日,第22届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了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

在这份基于财务数据、品牌强度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年度报告中,占据榜单前五名的有国家电网(7152.58亿元)、中国石油(6056.26亿元)、海尔(5735.17亿元)、中国工商银行(5717.82亿元)、华润(5325.36亿元),这些品牌已经迈进世界级品牌阵营。

在此期间,牛津大学博士、麻省理工硕士,世界经理人集团和世界品牌实验室创始人丁海森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专访。

丁海森表示,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企业的运营方式和品牌塑造策略,通过AI的应用,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影响力,还能建立更强的竞争优势。未来,中国品牌将在AI技术的赋能下,进一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全面升级,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

品牌价值评估:

优化品牌策略,增强市场占有率

广州日报记者:连续二十二年,世界品牌实验室一年一度举办世界品牌大会的初衷?

丁海森世界品牌大会的初衷是推动中国品牌全球化,这些努力不仅帮助企业提升了品牌价值,也推动了国家经济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2004年,世界品牌大会第一次在北京举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教授,是大会的主要倡导者。2000年秋天,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蒙代尔的研究集中在他的宏观经济学领域,例如国际资本流动、最优货币区理论等。教授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还是一位抽象派油画爱好者。

有一次,教授邀请我去他家看他的画作。他突然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中国统计手册(英文),很严肃地跟我说数据的重要性。然后我们一起喝咖啡,他说起了中国盛产茶叶和白酒,但是外国人有选择困难,说不出几个品牌。那时候,美国品牌就开始流行到中国代工,而中国工厂失去了品牌附加值。于是,在蒙代尔的倡导下,成立了世界经理人集团和世界品牌实验室。一直到2021年去世,蒙代尔都担任世界品牌实验室主席。后来,牛津大学教授斯蒂芬·沃格(Steve Woolgar)接任主席至今。

广州日报记者:在推动品牌强国建设的背景下,“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的发布有何积极意义?

丁海森: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表现为企业在客户中拥有的声誉。品牌是公司资本的一部分,决定着公司的市场价值。品牌价值评估不仅帮助企业量化无形资产,明确品牌在市场中的财务贡献,还为资产评估、收购、合并等重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能够反映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品牌定位。通过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的评估,企业能够识别品牌的优势与不足,调整品牌战略,优化市场营销和推广投入,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和提升品牌形象。此外,品牌价值评估还能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它为企业提供与竞争对手的对比数据,帮助优化品牌策略,增强市场占有率。

对投资者来说,品牌价值评估也至关重要,因为品牌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通过评估,投资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市场前景,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从1975年到2018年,无形资产占标普500指数中所有企业市值比例,从17%大幅度增加到84%。目前,无形资产占标普500市值的比重已超过90%。而在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中,品牌的重要性一直占据绝对重要的位置。譬如,特斯拉放弃专利技术,但是绝对不会放弃品牌保护。

中国品牌趋势:

智能化、全球化、个性化

广州日报记者:在人工智能革命浪潮之下,中国品牌发展呈现什么新趋势?

丁海森:在人工智能(AI)革命的推动下,中国品牌正朝着智能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AI不仅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品牌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中国品牌将在AI技术的赋能下,进一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全面升级,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世界品牌实验室自2020年以来,已经举办了5次与AI相关的品牌峰会,AI技术的普及使得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对此与会专家和学者达成了共识。譬如,AI支持多语言翻译和本地化营销,使中国品牌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而AI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品牌全球化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广州日报记者:当前,品牌战略应该如何变化并跟上时代,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提升和管理?

丁海森:从战略层面,当前品牌战略现代化的关键方向:首先,AI驱动的品牌智能化。利用AI进行客户分群,提供个性化产品推荐和内容;通过预测分析提前把握市场趋势,实现消费者行为预测准确率;运用生成式AI快速创建营销文案、图像和视频内容。

其次,品牌供应链与区域战略调整。将制造和采购从单一市场分散到多个国家,建立灵活的库存管理系统,应对政策波动;同时,中国品牌应该加强开拓东盟、非洲、欧盟等市场,利用区域贸易协定,优化关税策略。

再次,区块链赋能品牌管理。提升品牌透明度与可追溯性,建立不可篡改的供应链记录系统,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追踪,通过智能合约简化支付、库存跟踪等流程。

此外,世界品牌实验室正在推动用区块链技术革新品牌忠诚度项目,譬如通过代币化的奖励系统,使积分更灵活、安全,并可以跨平台转移或兑换,从而提升客户参与度和品牌忠诚度。

新媒体时代:

权威性、互动性、数字化

广州日报记者:新媒体时代,如何看待传统媒体?从品牌战略角度来看,传统媒体如何实现系统性变革?

丁海森: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电视、电台、报纸、杂志)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拥有独特的价值和转型机遇。传统媒体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权威性、公信力和深度内容生产能力,而新媒体则以数字化、互动性和即时性为特点,迅速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流地位。两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可以通过融合实现共生发展。

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核心路径,其目标是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新媒体的互动性、数字化能力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传播效率的提升。插上新媒体翅膀的传统媒体,其品牌战略应聚焦于其核心价值,即权威性和深度内容生产能力,同时通过创新实现差异化。譬如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都创办了葡萄酒俱乐部,与名酒实现品牌联盟。传统媒体应继续发挥其在新闻真实性和舆论引导方面的优势,成为信息过载时代的“可信赖来源”。在内容生产上,传统媒体应专注于深度调查、专业分析和高质量原创内容,避免与新媒体在碎片化内容上直接竞争。

广州日报记者:在推动中国品牌发展方面,世界品牌大会将会有哪些走向?

丁海森:过去,世界品牌大会通过研究和发布品牌全球化趋势,帮助企业了解如何在国际市场中提升品牌影响力。例如,其研究报告和活动探讨了技术革命、文化冲突和地缘政治对品牌全球化的影响,为企业提供了战略思考。未来,世界品牌实验室将致力于探讨品牌与人工智能(AI)、区块链和RWA(真实世界资产)的融合:第一,AI正在彻底改变品牌营销方式,通过分析海量数据来理解客户偏好和行为,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相关的营销体验;第二,区块链技术通过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透明的特性,帮助品牌建立消费者信任;第三,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将实物资产转换为可在区块链平台上交易的数字代币,这一过程提高了传统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使更广泛的受众可以参与。而品牌可以通过提供代币化资产来创新其产品或服务。这种创新可以帮助品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从而提升品牌价值。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