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杜康 商标战 商标注册 中华老字号 品牌 品牌建设
法庭“亮剑”,是刘更申接手后打的第一手牌。早在80年代末汝阳杜康申请注册的3个杜康系列商标,一直悬而不决,2004年6月,这场长达15年的法庭纷争落下帷幕,汝阳杜康酒厂战败。几天后,刘更申乘胜再次将汝阳杜康送上法庭,状告其推出与自己同样产品,侵犯其“杜康酒祖”商标。
一边利用法律进行商标自卫,另一边,刘更申正在积极谋求发展。当年,亲手将自己房地产销售的干将刘苗琴送上飞往英国的航班时,刘更申就已经打好了算盘:用三年时间,完成伊川杜康从国企向私企的基本转型,三年后,金融管理学毕业的刘苗琴学成归来,便可以带领伊川杜康迅速进入现代企业发展的快车道。
刘苗琴今年7月回国,一落地洛阳,就坐上伊川杜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职位。这位言辞严谨、颇显干练的年轻女人,把寝室安置在自己办公室的隔壁,“我要用5年时间,让伊川杜康的年销售额从2亿增长到20亿。”
与伊川一省之隔的白水杜康,由于地理原因,也因为其销量小,发展一直不温不火。面对“伊川有望吞并白水”的传闻,刘苗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讳莫如深地一再强调“只有羽翼丰满了,才能图大发展”,“只有品牌统一,社会才会接受”。其实,早在刘更申收购伊川杜康时,伊川杜康的发展口号就已经很明确:结束鼎立,走向统一。
其实,在伊川杜康几度“改嫁”的同时,汝阳杜康的经营也开始下滑。
在“老书记时代”看起来气吞长虹的大手笔,却给汝阳杜康今天的发展背上了包袱。“当年,汝阳杜康上马的那个3万吨技改工程,虽然挣得了一时的风光,但因为不符合市场需求,很快废弃,汝阳杜康因此背上了1亿多的债务。”加之后来各杜康忙于“商标战”,将本来开辟的市场拱手出让,汝阳杜康的市场越做越小,现在,其背上的债务已达2亿多。
面对伊川杜康咄咄逼人的一连串大动作,汝阳杜康也开始暗涛涌动,“我们在这两年肯定要进行改制,脱掉国企的束缚。” 改制后,其2亿多债务将被化解。
而对于“商标”遗症,眼看刘更申频频得手,2004年10月,汝阳便反身将伊川杜康推上被告席,诉其仿制包装,侵犯自己的“中华杜康酒”商标。令其振奋的是,老书记在位时汝阳提出的注册“汝阳杜康”商标,终于在2006年9月一审胜诉,30多年来,汝阳杜康酒厂第一次看到了另起门户的曙光。“我们会坚持不懈地打下去,直到我们真正独立!”坚决另起门户,汝阳杜康“商标独立战”的狼烟更加浓烈。
于是,2007年,杜康将有大戏上演。
伊川“招安”白水杜康,将是其运用资本运作手段,结束“三足鼎立”、一统江湖的前奏,自恃杜康“掌门人”非我莫属;但汝阳杜康自认不是平庸之辈,另立门户,彼此各守江山,在竞争中求取发展。于是,接下来的动作,只会将杜康的商标战推向新的风口浪尖。伊川吞并白水增强战斗力,汝阳卸债改制集中优势兵力,杜康军团内的战斗,必将愈加惨烈。
品牌关键词:
上一页 [1] [2] [3] [4] [品牌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