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因为有很大的魅力和附加值,因此在近些年广受推崇。企业和企业家的造牌运动乐此不疲,包括国家商务部也推出了品牌万里行的大型活动,下到路边的工厂,大到象海尔、联想这样的国际名牌,从民间到政府高层,整个中国开始了空前的品牌营销时代!即使去小店买东西,当你流露出“这东西这么贵”的表情时,店主会煞有介事的告诉你“这可是品牌哎!不贵、不贵!”
与全国上上下下如火如荼的造牌运动相比,则是国内品牌理论和实践的相对苍白!中国真的进入产品过剩是在90年代末,产品过剩是营销时代到来的前提,但是在中国面临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之后,中国毫无疑问的进入了品牌营销时代!但是对比中国的很多企业家,在品牌的认知上还存在着几个误区,而恰恰是这些误区,在影响着中国真正的品牌时代的快速到来!
误区1、等企业做大之后再做品牌
企业无论大小,对于品质和客户的一贯追求是不能改变的!品质是品牌的基础,内部有品,外部才有牌!顾客的满意是什么?顾客的口碑是什么?那就是品牌!所以,自从一个企业诞生之日起,它在自己的客户和消费者的心智当中的印象也就形成了!因此,品牌的使命和要求也就开始了!很多时候,过了很多年,企业始终做不大,业务范围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的老板和员工对于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始终没有按照品牌的标准去执行!所以产品品质一般般,对外的形象也一般,员工的行为和观念也一般般,是中国目前70%以上企业的现状,这些企业虽然每年都有盈利,但是却生活的很艰难,更经不起原材料上涨或者市场变化的折腾,整天如履薄冰!关键就是对于品牌经营的认知误区!
企业不必等到做大之后,才导入自己的品牌战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对于业务人员去拜访客户的时候,如果有品牌意识,他会思考自己的个人形象和企业的形象,只需要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可以把自己打理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而企业的宣传资料,价格表等等一些列品牌形象物就可以准备完毕,即使一次不能搞定客户,但是通过品牌的展示和导入却可以为以后的经营活动做了很好的形象铺垫!
很多企业之所以没有很快做大,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自始导入自己的品牌战略,因此任何活动只是简单的在做事,而不是做品牌,因为品牌的溢价效应和传播效应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边际收益!